大型户外演出扩声系统解决方案
达珥闻
发布时间:
2023-03-07

大型户外演出扩声系统解决方案
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,户外大型文艺活动也越来越多,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演出形式对现场扩声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,科学规划,合理构建流动扩声系统及系统调试,实现平稳运行,是保障演艺活动的关键。
流动扩声系统不同于剧院、影院等扩声系统,具有不固定、灵活搭配的特点,需要匹配不同空间环境及演出类型。这里“流动”有两层含义,一是扩声场所的不固定,二是扩声系统构建的模式不固定。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,人们对声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针对不同场所、节目类型与表演形式,需要构建不同的扩声系统。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,很多从业者,包括演艺方或设备租赁方对扩声系统构建缺少科学合理的思路,且系统搭建往往是将手里现有器材聚集使用;没有深入了解设备与节目类型和声场的关系,缺少专业性和针对性,使系统的构建和调试存在很多问题,造成设备堆积摆样,扩声效果不佳。就此现象,对流动扩声系统的构建与调试做以下阐述,为初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。
流动扩声系统的构建
扩声场地的不同,决定了流动扩声系统的不同。按信号流程把扩声系统简分为三部分,拾音等音源输入部分称前级;音频信号分配与处理部分称控制部分,扬声器系统及其供声布局部分称后级。
达珥闻公司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,构建扩声系统时,先期,了解扩声场所的空间大小与形状,观众数量和分布方式等,由此来推算满足现场声压级所需的声功率是多少;再根据声功率及供声布局设计,选择音箱及数量来构成后级。接着,应熟悉节目单,分析节目类型,统计演员数量,设计每个节目的拾音方案,测算各类传声器数量,保证选型合理,构建系统的前级部分。最后,综合前后级的操控要求,来确定控制部分的功能和规模。基于上述倒推式思路构建流动扩声系统,先落实后级规模,再部署前级,最后确定控制部分,组成专业、合理、适用的扩声系统。
扬声器系统的构建
为扩声场所提供足够声压级,获取合理的听觉响度,取决于扩声系统提供的声功率,通过声功率又能推导出场地所需要的音箱数量。同时,音箱的布局也会影响声场覆盖效果,布局合理可避免声场的缺陷,使声音均匀覆盖。扩声现场需要的声功率可通过计算公式获得,假定在一个供声区内有多组(N组)灵敏度相同的音箱供声,且在音箱的声辐射轴线上,声场视为自由声场,声场的声压级为:
则扩声需要提供的电功率为:
P为馈给音箱的电功率,S为音箱的轴向灵敏度,D为声音接收点距音箱的距离。
假定接收点偏离音箱辐射轴线Ɵ度,那么偏离轴线供声区域声场的直达声声压级为:
电功率为:
LP(Ɵ)为偏离轴线Ɵ 角接收点的声压级,DƟ为偏离轴线Ɵ角供声点轴射距离,DƟ为音箱的指向性函数,20lgDƟ值应由音箱生产厂家提供。
通过上式可算出,当声场要达到Lp声压级(期望的或是要求的声压级)时,需要多少瓦的音箱才能实现[1]。由于计算公式复杂,且供声区各点到音箱的距离不同,要分别对近场中场远场计算,在具体实践中不便操作,笔者给出三种实用的估算方法:
平方估算(每平方米2 W~5 W)
立方估算(每立方米0.5 W~1 W)
听众人数估算(人均1 W~5 W)
其中,平方估算法较适合空间高度不规则,或户外中小场地的声功率估算;立方估算法更适合厅堂会馆的声功率估算;人数估算法常用于户外大型广场的声功率估算。三种方法的声功率取值均由节目类型及响度追求决定,在具体操作中,建议总功率应留有一定裕量,结合音箱布点及供声方式进行修正。
通过以上估算,即可由所需声功率快速判断出现场需要的扬声器种类及数量。在对音箱进行布局时,要注意扩声环境、观众席长宽、纵深等问题。集中供声是将音箱集中于舞台两侧,用线少连接简单,方便实用,但容易引发啸叫;分区供声是把音箱采用分散的方式放置不同位置供声,可提高直达声比例,声压分布较为均匀。针对不同扩声活动的需求,可以将集中、分区等供声方式结合使用。现在,大型室外扩声系统多采用线阵列音箱,其指向性强、辐射范围广,为各种供声方式都提供了便利。
舞台监听又称为舞台返送,监听音箱的数量、摆放位置及角度取决于舞台的大小、形状等舞台状况,使演员可以清晰地听到直达声,且覆盖均匀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监听音箱与传声器间的距离、指向性的把控,否则容易引发啸叫。
拾音的构建
前级部分更多地服务于表演人员,其构建与节目类型、表演顺序、演员人数等有关。构建前级时,需要提前熟悉表演节目,确保有足够数量的传声器能够合理、有序地分配使用。
节目类型决定使用传声器的种类,不同的节目类型都有不同的使用需求,如大型合唱的拾音,由于拾取的是群体的声音而非个人的声音,就需要多支拾取范围广且灵敏度高的,单指向形电容传声器;而对于乐队主唱的拾音,为避免乐器串音,选择灵敏度低、拾取范围窄的无线传声器更为合适。每种传声器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,而调音师应该扬长避短,并结合应用环境,从而获得理想的声音效果。另外,传声器的合理分配也尤为重要。一场演出中经常有下列情况,集体朗诵后紧接是器乐合奏,下一个节目是多人联唱,中间还有主持人穿插。此类情形常让调音师头疼不已,若传声器用错将导致节目无法正常进行。这就需要调音师提前对传声器数量和分配进行规划,主持人最好有自己专属的传声器,而表演者的传声器,将演员与传声器一一标注对应,并与控制部分对接好,做到表演时不慌乱不出错。
控制部分的构建
控制部分是连接前级后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调音台与周边设备。如何选择调音台、周边设备至关重要,在满足操控功能的同时,系统的稳定、安全、传输便捷也需考虑。调音台的选型应综合考量。首先,应按扩声规模、使用传声器数量及与系统中的其他设备的匹配来选择,确保调音台通道数量可以满足演出需要;如果通道数量有限,也可选择多台调音台联集工作。其次,针对节目类型、扩声环境等,选择功能适配,传输便捷的调音台。最后,根据资金情况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调音台。模拟调音台直观简明,便于操控,但功能受限,长距离连接很多传声器线极为不便,更适用于会议、小型演出等的扩声。数字调音台支持信号网线传送,传声器和音箱的接口箱到调音台只需一根网线就能双向传输信号,非常便捷;对信号的处理能力也更强,具备场景存储和调用、参数复位、自带处理器、蓝牙遥控等更多的功能,方便快捷的同时,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,适用于大型复杂的扩声活动。
频率处理器、动态处理器、混响器、延时器周边设备等,在需要弥补声场缺陷、信号加工处理、后级设备保护等处理时,可选择性的使用。

关键词: 公共广播系统 无纸化会议系统 数字广播系列